半天出公差,剩下的半天預先請了假打算去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走走,買了票(300元)便進入參觀,走一趟後覺得還不錯,可以推薦給大家。
▼ 出公差的前一天,Leilei跟M先生在美食節目上發現這家肉羹店,於是興沖沖的尋飽來。這家店面很小
,沒有店名,只看到"蒜味肉羹"四個字,光是裡面與外面的人氣,在大熱天裡也會不惜給它排隊等待。排
隊的過程中,看見阿嬤努力的將肉羹捏成形丟到滾水中Leilei跟阿嬤閒聊,說是看到美食節目慕名而來,阿
嬤也開心的說謝謝!
▼ 等待的時間M先生至巷口買冰沙(6號的等待人數)。肉羹端上桌後,灑在濃湯裡的蒜末讓這肉羹身價高
了不少,愛蒜味Leilei是衝著蒜來的,很是期待,但有"林場肉羹"的經驗,Leilei跟M先生不敢一人一碗。第
一口湯入口中時股蒜與勾芡的結合的特殊口味,不突兀且會令人會愛上;再嚐一塊肉時,肉的鮮甜更讓這
碗肉羹有了超級的加分效果。Leilei一口,M先生l一口,就這樣吃到見底了,不夠吃。真希望在點一晚,但
為了下一站牛肉麵的尋飽....這種慾望只能壓抑...M先生建議外帶了兩碗....呵呵~~好吃的滋味包起來帶回家!
離開蒜味肉羹店,我們將導航設定在牛肉麵攤....距離約10-15分的路程...沒想到到達目的地時,只看到
門戶深鎖與今日公修的景象...舔舔嘴唇...剛剛的美味還在齒頰間流串....此刻只能後悔沒多吃一碗肉羹...
▼出公差的附近剛好有座穀倉,問了當地的大姊才找到。這穀倉跟Leilei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一來沒有
訪客....(這還好)二來是穀倉門戶緊閉,周圍長滿了雜草和網路上的介紹差很大呢!
▼很可惜! 穀倉的建築還很完整,穀倉內的設備透過玻璃隱約可見,但是就是沒有開放,只能從外觀上欣賞
其美麗的外貌。
▼微微仰頭就能從玻璃帷幕看到農業倉庫的字跡,感覺字體會說話似的歡迎Leilei到來。玻璃
為墓旁的小草很爭氣的尋著光線來源一路盤延長高
▼喜歡拱型門窗復古的樣子
▼穀倉外的火車廂,Leilei離開時才發現這是廁所。
▼穀倉內側...靠近馬路方向 就是喜歡木造的窗戶
▼離開穀倉後,Leilei跟Michael得找些東些填飽肚子。恰巧路過這家店 [鴨喜露],Leilei知道這家
滷味梢有名氣,買了翅膀、豆干來試試...豆干的味道還不錯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老實說Leilei不愛這個入口造型
▼剛進到藝術中心 左右邊個有展覽室
展覽室 外面就是一條長長的古街,這是第一讓Leilei shock到的驚喜。剛逛完展覽室,以為這
裡就是展覽古老一點的藝術品或收藏品 呵呵 開心極了!! 整條古街建築都很新起初以為這個
園區是經過設計後新的建造後來問了當地朋友 才知道這裡的建築以前就存在了 只是稍作翻修....
▼天氣炎熱 整條街都有灑水系統
▼古街裡面什麼都有 ,很好逛。每一間都有特色,每一間都很古玩。很多古玩有趣的小東西,
通通給它跳過讓過(台語)這頭大醒獅很可愛 ^ ^ [不放過]
▼布袋戲的造型,是苦海女神龍啊??!
▼這是仿日的建築木仔窯
▼這區好像有賣吃的
▼來到碼頭.....Leilei知道蘭陽溪平原有很多河 這是哪一條的水陸啊?起初以為這碼頭 純粹觀賞
後來發現有人從遠遠的那頭做著渡船 [威風]的過來,才知道可以這樣有趣的進入這裡
[下次也來試試看]
▼這古厝已經按照原來的樣子重新翻修過,是宜蘭黃舉人的住宅
▼剛好有人導覽 [導覽得很認真],可惜Leilei趕時間 否則一定停下腳步
不知是翻修技術好?還是拍攝技術好
感覺不出這是新房子吧!
▼來了好多陸客 原本想等大家都走再來拍個寧靜的感覺 可是人太多了[可能太陽下山都等不到呢]
▼碼頭旁的景觀 聽說左前方這一大塊市民宿 [遮陽散左旁],哇!! 要是真能住這裡 晚上就能出來
逛老街這感覺光憑想像就很鮮!
▼這意境很中國 [來壺酒 吟詩作對吧]
▼老街裡某個皮雕藝術坊 這些藝術品令人讚嘆的地方就是精細逼真,一定要很靠近很靠近 才
會發現手工的巧卓,Leilei觀賞同時 聽旁邊的陸客嘖嘖稱奇
▼柑仔店....裡面有好多小時候吃過的零嘴,想回到過去嗎?來這裡就對啦
▼專注認真木雕工作者
▼裝飾用的木屐,站在地上的木屐 超大的
▼掛在某個角落的紙傘
這天天氣很熱 邊逛邊流汗,幸好老街上形形色色的店很多,讓人幾乎忘記熱的存在 。M先生好多時間都躲在戲臺前
的陰涼處等Leilei,Leilie自個兒去逛碼頭、 黃舉人古宅,逛完回程 ,戲臺上有節目,但因為陸客聲吵雜 人多讓心開
始有點騷動SO沒留下來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