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亮與螃蟹>之後我又一口氣讀完道尾秀介的書<影子>真得欲罷不能
雖然前些日子<獨眼猴>不如心中預期
但讀完<影子>後,對道尾細膩的文筆、條理分明的邏輯、"充滿心機"的詭計又多了一分喜愛
讀完三本道尾秀介的書...已經開始期待他更早期的作品
[以下文章有雷 請小心]
<影子>是兩個家庭所串起的故事,兩家庭的女主人是大學同學兼好朋友
男主人是研究所同學皆擅長精神醫學,兩位小主角<凰介&亞紀>就讀同一小學
故事是以凰介母親喪禮為開端鋪陳出灰色凝重的氣氛,作者巧妙的運用第一人稱作為敘述
讓讀者深陷其故事背景中,隨著惠的自殺,讀者開始解謎的同時卻也掉入作者處心積慮安排的詭計中
作者一開始就引出諸多疑問,逗弄著讀者的好奇心:
我茂患有柯塔氏症候群? 那張被凰介認為詭異氛圍畫究竟有無異議?
為何凰介看到畫如此的驚疑?他腦中會浮現限制級影像?
亞紀運動會當天神情奇怪為何?水城惠為何自殺?水城徹幻覺?
故事進入第二章後,作者巧妙地引入精神專症(卡普格拉斯症候群、柯塔氏症候群...)、
幾個精神專有名詞、凰介限制級的夢境和亞紀晦暗的經驗
開始引導讀者對我茂和水城徹的想像:
到底誰有精神幻想症?這些症狀讓他們作了什麼事?
儘管閱讀過程中會防範敘述性陷阱,不願意太相信作者給的訊息
時而猜想那樣,時而又覺得應該如此,解謎的方向轉來轉去
但最後還是掉入了作者描述的撲朔迷離劇情中
亟欲將惠的自殺與亞紀隱黯的經驗與水城轍連結...
不過連結的過程中又覺得作者不會這麼安排這麼簡單的劇情
誤以為作者安排凰介解謎已經讓故事進入尾端
沒想到一封躺在電腦資源回收桶的信為整個故事畫龍點睛
讓讀者帶點遺憾的過癮指瞬間上竄至最高點
隨即在閱讀結尾之後高昂的情緒才和緩下來足以去品味這個故事的餘韻
很佩服道尾的心機...本書文案有段話也道出我的心得
看~~結局又跟我想的不一樣...就算被騙也爽啊!
他一開始就設定我茂復仇的決心...我茂在妻子過世後便開始處心積慮的演戲
那幅孟克<吶喊>的畫 只有瘋子才能畫下這樣的畫 為他一開始的決心作了註記
他用心理學投影的心理機制讓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精神病又復發
<即當人們在心裡發現某些不好的部分時,經常會否認,認為那不是自己>
最後...利用日本現況:患有精神疾病的殺人兇手紙有15%皆受法庭審判將近85%獲得不起訴處分
讓我茂不被處罰<讀者可以享受到好結局的安慰>又能從法律被罔顧的漏洞來自圓其說
其它的假線索<凰介的限制及夢境 亞紀的不愉快經驗...>
都只是加重故事的詭譎氣氛讓讀者想繼續"一口氣"看下去穿針引線的效果
然而,讀到最後,不可否認地這些假線索亦是讓故事餘韻在心中發酵的重要因子
就如書中所述:最能喚醒記憶的關鍵就是味道,那比視覺效果強多了
書中的香水瓶是凰介會出現限制級畫面的主要因素也會是未來慰藉思念的味道
呼應凰介與媽媽 爸爸的幾則對話 香水的味道不僅是衡量無形思念的一把尺
亦像是顆投擲在讀者心中產生溫潤共鳴的石子
(凰介:人死了之後,會變成什麼? 媽媽:就不見了
凰介:不見了以後會變成什麼?
媽媽:不見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凰介對爸爸說:今天是爸爸出院的日子,我把媽媽也帶來了
很久很久以前,媽媽跟我說過,人死了以後就不見了,不見了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不過,我不這麼想,以後,如果發現心裡的媽媽快消失了,我就會跟亞紀借那瓶香水,
打開蓋子來聞...
這是我讀道尾的第三本書,我喜歡充滿光明面結尾的故事
儘管書中每個主角都有在背陽才會顯像的影子 <這不就是我們的人生嗎?>
儘管一開始是以那麼不明顯的企圖 復仇 為主題開始佈局
但最後讓人最揪結的是:
我茂是否能<堅強到能夠將這股發狂的恨意深藏心底 渾渾噩噩的活下去>與
<讓凰介面對一個殺人犯的父親>間做"二擇一"兩難抉擇的煎熬過程
人生旅途上所有的經歷與抉擇都將是現實與理想生活間差異的來源
當抉擇非零即一、當經歷不那麼順心甚至讓我們萌生晦影時
要適時地Delete心中的暗影轉向陽光迎接接下來的考驗
(2015.04.16 Leilei)
------------------文中好句--------------
我茂:接力賽為什麼沒有排名次
凰介:....好像是校長說不應該什麼事情都要排名次
我茂:為什麼?
就算小學運動會不排名次,將來出社會也一定會被排名次,對吧?
不管是公司或是醫院都一樣,學歷、業績、治療績效什麼的,
全部都會被拿來排名次.....
我茂: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存在著排名次,
有時為了做事方便,排名次也是必要的
但是得第一的不見得最吃香,也沒有特別偉大
<ex: 殺人魔在起跑線、終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