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日期:2018.12.5
只要閒下來又見窗外天氣晴朗就會忍不住往山裡跑。住在中部很幸福,想去苗栗、谷關、大雪山
都很近,計畫12/9去爬馬崙,今天就來點輕鬆的吧,免得腳力使用過度,星期日反而上不了馬崙山。五分
鐘討論後決定來去登小百岳--馬那(拉)邦山,一座有個悲壯歷史的山脈和浪漫秋意的山徑是很吸引人的,於
是不加思索拿著背包便出門了。走了一趟秋意正釀的山徑,儘管好幾段陡升的階梯,爬起來也不輕鬆,但
利用氣喘吁吁之餘抬頭仰望青楓、楓香,儘管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但還是給人些許浪漫的遐想與輕鬆的
步調。
註解:馬那邦山,又稱馬拉邦山,位於台灣苗栗縣泰安鄉、大湖鄉交界處,標高1406公尺,為台灣小百岳
之一,也是當地原住民泰雅族的聖山。主稜線兩側遍布青楓、、楓香等樹,每逢初冬之際,滿山楓葉轉為
紅色,景色美麗,故以"馬那邦山賞楓"而聞名全台。
馬那邦山東北方接著"細道邦山",約1300公尺,南接「大克山」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南麓的士林部落的街
道以此山為名,街道的路標以山豬為圖騰。村子口有馬拉邦山登山古道的入口。日治時代曾發生馬拉邦之
役,由泰雅族與客家人共同攜手與日本作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早上沒吃早餐又買不到飯糰,打算帶小七的東西上山果腹,來到苗栗客屬大橋才發現清安豆腐店就在附近,
於是轉進去先清安豆腐街用餐,再轉至"珠湖登山口"。要登馬那邦山有珠湖、上湖和天然湖三個登山口,
我們考量以珠湖登山口作為此次登山入口主因:此(私有的)停車場離登山口最近,不到五十公尺,其他兩
個登山口停車後要走約四公里才能抵達登山口。
↓找尋珠湖登山口很方便,只要利用google map,輸入珠湖登山口,追隨著指引,即能抵達,從台中出
發約一個小時又二十分鐘。進入大湖鄉草莓區後,山景美麗。視線會一直追尋奇特的大岩壁。快抵達珠湖
登山口時,眼睛就無法從這座神秘又令人敬畏的山頭移開,我跟M先生說:苗栗地區也有這麼令人讚嘆的
山啊!雖然不屬於超過2000公尺大山,震攝人的程度卻不輸給大魯閣那些大山,車子過了一個個髮夾彎,
這座山的氣勢始終讓我敬畏,我的眼光無法從山頭移開,心理無法排除想拍下它的慾望。
沒想到停車場就在這座山的旁邊,我一下車忍不住拿起相機先給它一個特寫。原來這是苗栗縣的縣山,
也是泰雅族有的聖山。聽說這山有落石掉下來,便表示有不祥的事情要發生,或者是族中有長老過世。
因為山形酷似棺材形狀,因此也被稱為棺材山。位在馬拉邦山的北脊,因為泰雅族細道邦聚落而得名。
↓細道邦山前的山景,中午時分,能見度寬闊。還沒爬馬那邦山前,先愛上細道邦山。
↓來到獅子亭停車場已經中午12:40。亭子右側有洗手間,上完廁所,馬上出發。但因為沒看清楚指示,
順著山路去到人家家裡。兩隻狗吠得很兇,很嚇人,屋主跟我們說走錯了,前方兩次往右一次往左,看到
直接往前就是了,付了清潔費50元,迅速入山。
↓第一 次背新包包,來個特寫
↓12:46 原來獅子停停車場走出來右手邊便能看到指標
↓入山前,路上潮濕,
↓12:48經過第一個工寮
↓兩分鐘後右手邊有大片咬人貓,第一次看到,很是興奮
↓12:52 通過(馬上右轉)兩顆大石頭夾擠而成的縫隙,這是一條有戰役歷史的古道,猜想有防禦功能
↓通過後回望
↓剛開始遇到不少大石頭
↓再來一個大石頭
↓12:59 進入竹林
↓13:01 來到第二座工寮前
↓有兩個指標,其中"這個"指往馬那邦山,約1.55KM(另一個指往細道邦山,可惜此路不通)
↓M先生站在工寮旁,有兩條路可走,取右邊直走
↓從第二工寮前往馬那邦山古戰場紀念碑 約0.7KM,往馬那邦山約1.5KM
↓通過一段陡升的人工步道
↓13:07 通過這個大石頭前,坡陡
↓在此遇到10幾個人下山,我們上山的時間算晚了,M先生走在前方錯過珠湖斷崖,喊他回頭
↓珠湖斷崖是從細道邦山、鷂婆山等一路延伸過來的景緻,M先生說:洪荒感的好像會有恐龍出來
↓站在這裡一直眺望遠方,雲慢慢的隨風換影,也是美麗
↓站在珠湖斷崖可以看到獅子亭停車場(早上有五、六輛車喔)
↓13:24 這段路雖然一直在爬坡,但有美景、櫸木、蕨類、楓葉可觀察,感覺1K很輕鬆
↓1K旁有指示牌,跟著走就對了,往古戰場紀念碑只剩250M
↓馬那邦山沿路奇特的樹,很多種植物共生,可惜看不懂這些植物是什麼
↓有一段根"盤根錯節"在一起而生成的山徑
↓13:28 一棵各類植物與櫸木(?)共生的景像
↓不是要拍M先生,是要拍後面那棵植物、樹共生的樹
↓左側有個岩石夾擠的縫,這可千萬不能過,是斷崖
↓13:31 來到馬那邦山古戰場
↓馬那邦山古戰場有兩段對日抗戰的歷史,分別是清光緒21年(1895)、28年 (1902)年前者是大湖地區
的義勇軍與當地原住民抵抗日軍所發生的戰役;後者是日軍率領一千多人對原住民展開砲擊、伏擊、狙
擊、警戒、包圍、殺戮等,戰場即由馬拉邦山登山口至石門山稜一帶,戰役時間約耗時兩個月,
1902/10/10-1902/12,激戰第一階段至11/8,11/11日軍增援兵力繼續掃黨,至12/12台灣原住民、
當地住民無力抵抗。此次戰役日軍傷亡慘重,可想而知,台灣的傷亡一定更慘烈。
↓來爬這座山之前,已經從MIT台灣誌節目得知此歷史事蹟,聽說之前是日本人立碑紀念
緬懷此戰役歿損的日本人,又稱為"弔魂碑"。民國73年民間團體才立碑紀念雙方(?)死傷
人數。馬關條約將台灣割給日本,因此被統治的台灣住民因不滿而抵抗的事件有數十,
但我們知道的卻很少,馬那邦山古戰場只是其中之一。過往的悲壯歷史已經默默沉落在
周圍幽靜的環境中。
↓古戰場旁前有兩棵很大的楓葉,聽說是馬那邦山的(楓葉)模特兒,博得好攝者的青睞
↓繼續往前走,突然遭到攔截 ^^
↓日軍軍營遺址,又稱為草坪營區。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可以眺望整個大湖鄉,
↓走一段路,便能抵石門
↓石門山徑前地上滿是轉紅的楓葉
↓石門 聽說這是泰雅族人當時抵抗日軍最好的防守據點 有人說這是人工鑿成的,也有人說這是地震造成
欣賞巨石,說法無緊要
↓過了石門,兩側是綠葉茂密的小徑
↓快到登頂了 還有0.18KM,我拍照時看錯以為還有0.48KM,
↓以為要這樣一路抵達山頂,沒想到.....
↓沒想到卻是考驗意志力與耐力的開始,像是在爬好漢坡,一路升升升....
↓M先生走在前面,(從左邊照片)到頂後,再轉個灣上升(中間照片),再轉彎(右邊照片)
↓M先生走在前面,我一直問還有沒有階梯啊?順便欣賞好漢坡(左轉後)登頂前的美景,
如果沒有這美景,會累得我遙遙無期
↓M先生回答:快了,剩一小段(往他背後方向走就快登頂了),在這裡休息一下
↓休息處的旁邊有指示牌
↓繼續爬樓梯? 呵呵~~沒有喔!爬完這段右轉就平坦了
↓走在前面的M先生一直被我問:到了沒?
↓M先生走到盡頭說,到了啦,左轉上去就到了。秋日美好的景像,(錯覺)好像來到日本。
↓徐慶榮紀念碑
↓登頂前還有十多公尺才會看到馬那邦山標高1406公尺
↓登頂的平台很寬廣,幾棵楓葉點綴,秋意正濃,視野也很棒,
↓這裡有一個一等三角點,M先生跟我看到一等三角點,眼睛都亮了起來...我們的第一個一等三角點
↓這裡的視野很棒,面對山群,從右邊一路望到左手邊,180度開闊的視野,只可惜我認得的山沒幾座
↓最喜寬這張大安溪流經山谷的照片
↓猜想最後一層應該是聖稜線吧
↓馬那邦山指標旁(M先生旁)有幾顆風葉還是綠葉,只有這一棵葉子轉紅了
↓在這裡逗留了兩個小時,喝咖啡配甜點很自在,有這些美麗的風葉作伴,無比愜意
↓15:57離開馬那邦山山頂,剛剛上好漢坡沒體力拍照,下山補拍
↓下到珠湖斷崖再望黃昏的山景,依舊動人
↓珠湖斷崖也能看到停車場(紅色屋頂),只剩我們的車
↓下山前看到的美景
↓16:52抵達停車場,原來有收費指示牌
↓說來有趣,上山前勿闖民宅被這隻狼狗吠,下山後,牠見我,卻一直搖著尾巴,主動座在我前面跟我握手,討疼,可愛
走了一趟馬拉邦山便愛上馬拉邦山,無遮蔽的山頂視野,讓人感受到登山的美好,也喜歡細道邦山,有機會
再找機會來去爬。M先生也說這是一座很不錯的山,我們今天晚出發,將近一點才入山,沒想到能看到黃昏
前的山景,讓人想過兩個禮拜再來賞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