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日期:2020.1.19
2020.1.19-2020.1.20 計畫去宜蘭爬抹茶山,第一天從台中北上順遊齋明寺(齋明堂),一座三合院布局的極簡純樸的寺廟,位於桃園大溪。提到大溪一般人都會連想到豆乾,但我選擇漫遊齋明寺。本來打算從西濱一路北上,早上出門先至三井outlet逛逛,完,改變主意,走二高至關西休息站吃午餐,之後再往齋明寺。抵達齋明寺已經下午4:40,幸好還能完整的看完整個寺廟,順走一趟齋明寺古道。
★ 部落格歷程:2016年8月加入痞客邦,2016年8月以前文章是從天空部落格移入,所以很多文章會有破圖的現象,請見諒。
★ 謝謝大家來訪,若喜歡我的文章可以留言或推文^^
★  連絡 sslei2008@gmail.com ★ 2025蛇年蛇麼都開心,蛇年蛇健康。謝謝大家新年祝賀,最近眼睛不好,慢慢地少用電腦,來不及一一道賀,就在這裡祝福大家。
遊日期:2020.1.19
2020.1.19-2020.1.20 計畫去宜蘭爬抹茶山,第一天從台中北上順遊齋明寺(齋明堂),一座三合院布局的極簡純樸的寺廟,位於桃園大溪。提到大溪一般人都會連想到豆乾,但我選擇漫遊齋明寺。本來打算從西濱一路北上,早上出門先至三井outlet逛逛,完,改變主意,走二高至關西休息站吃午餐,之後再往齋明寺。抵達齋明寺已經下午4:40,幸好還能完整的看完整個寺廟,順走一趟齋明寺古道。
健走日期:2020.1.10
上一次走過泰安登山步道後(相關連結,點),深深喜歡上沿著后里圳散步的氛圍,加上錯過隘勇古道,一直覺得非走不可,特地再來晃晃。對隘勇古道的好奇與迫切來自於追拍落羽松森林,從綠、轉黃、轉紅的輕鬆記憶,每年都找時間來走走,但每次都錯過如光山寺,這次非要把如光山寺的落點搞清楚。未料,從泰安車站走上來時,"八號隧道"字眼吸引了我兩的目光,讓我分了心,暫將隘勇古道擱一旁。我跟M先生說:好巧,最近常看到有人分享八號隧道,原來在這附近啊!(看到告示牌誤以為沿著指示便能抵達)於是跟著M先生按照指示前往,沒想到走完全無路可再進,於是退回折返,小失望,不過這一段路上靜悠極致,走起來相當舒服,就算有失望,也彌補了。再繼續完成隘勇古道後回頭到日進肉舖買香腸,老闆娘才告知如何前往八號隧道,置身其中才得知此處迷人的地方,說是與世隔絕,或說時光凝結...都很貼切,總之~就是看一眼、走一趟就會讓人愛上的好地方。
健走日期:2019.11.2
這天和同學到后里鳳凰山步道走走,跟同學會合於鳳凰山農場。出發前把導航設定"鳳凰山農場",來到后科路後竟要我轉入一條小路(內東路廣益巷),途中有示範公墓的指示,路小條且當下沒來車,開起來怕怕的,走了一段路後折返,繼續從后科路三段轉圳寮路47巷才抵達約好的地方(後來回去查看地圖,從內東路廣益巷也能抵鳳凰山農場)。憑著芳和先生的記憶加上"指示牌",竟也O型走了一大圈,根據記步器顯示當天走了約7.2公里,耗費約兩小時(扣掉兩座涼亭的休閒時間)。途中經過樟樹林、柑橘、水梨、柿子、山蕉果園,走到最高點觀音山(無基石,海拔496公尺)的觀音涼亭前舊木棧道毀壞,新木棧道超陡,算是今天小小的鍛鍊。至高點視野不錯,觀景台很大,可泡茶歇息。回程走觀音亭(又稱貓仔亭)前面的水泥路下山,好辨識,沿途沒有遮陰的路段不少,但因農作物豐富,一行人邊走邊練肖話,遇到植物、水果就停下來辨識一番,反倒越走越有趣,走出果園見圳寮路33巷指示,回到停車場的路也就明瞭了。印象深刻的是,回程有一大段路路上很多死蚯蚓,讓人不得不小心踏出步伐以越過這些乾癟的蚯蚓。所以~走了約兩個小時的記錄,就請大家參考,這種路段認真走,應該一個小時又20分鐘能搞定吧,我預估^^。
出遊日期:2020.4.20
前幾日,M先生說:走我們來去大崙山...,乍聽之下(大崙山)以為我們又要去登一座不太簡單的山,我回:就下星期一吧。上網谷哥發現大崙山指的是南投鹿谷的大崙山觀光茶園。雖然不是登大山,但仍滿心期待。只是稍稍可惜,當日比較晚出發,抵達目的地約莫下午兩點,整個鹿谷山區霧靄早已蓄勢待發,飄渺壟罩整片茶園,像是潑墨畫裡的世界,神秘又美麗。整個觀景台只有我兩,待在觀景台上就像上了仙境,一下子頭髮濕了,眼鏡霧了,這才讓人想離開。原來當神仙可不簡單,不是刀槍不入,而是要先練就不怕濕、不畏霧的功力啊。
_
賞花日期:2020.3.5
前些日子臉書分享黃花風鈴木的朋友特別多,賞花的地點讓我最留心的便是台中北屯的廍子公園,因為再過幾天將與台北朋友KID一同前來此處賞花。雖然是台中人,但是對北屯不熟,還是先抽空來探探路免得當天出差錯,繞路找路,耽誤朋友寶貴的時間。沒想到才抵達太原路,便看到到路兩旁停滿了車子,人行道上滿滿的拍照人潮,這也才知道廍子公園的黃花風鈴木夯熱的程度。
登山日期:2020.3.8
毘盧寺來過兩幾次卻沒有走過登山步道,婦女節這天幾位同學(大甲幫)約出門曬陽,芳走過一次,這天打算藉著她腦中的記憶走一小圈,但一進登山口第一個涼亭即有山友親切打招呼,告知我們大圈的路線,約莫一個多小時,只要沿著橘色布條即可完成,要注意會走一段水泥路,水泥路段得右轉即可。一行五人開心邁開步伐前進。
不知道是不是38婦女節使然,我們四位女生自我感覺良好,說:今天怎麼這麼好運,一入登山口就有人報路,莫非是第一次一起穿桃紅色制服便帶來桃花?得意到走路都有風,想起來就覺得好笑。其實,登山的山友大部分很熱情,遇到親切山友是爬山的好福氣。
遊日期:2019.11.16
2019年底跟國小同學相約嘉義二日遊,第一天我們安排了隙頂二延平登山健行,第二天就在市區隨意走走逛逛又吃吃。年紀稍長,旅遊時已不愛趕時間,喜歡慢慢閒閒、自在不受拘束的漫遊。第一天天氣出奇的好,從台中出發,抵達嘉義已經快12點,中途吃嘉義雞肉飯,準備開爬時,太陽在頭頂上,預估會是一趟汗流浹背的健走。這一兩年開始爬山後,對曬黑這件事的敏感度降低很多,有時也頗介意登山過程中沒有陽光,畢竟登高後好天氣能為好視野加持。今天就是。
健走日期:2019.1.3
臨時決定出去走走,距離近的三義先考慮。三義只熟龍騰斷橋景點,對早期先民開拓的古道沒概念,好奇心的驅使下,就近找了三義火車站附近的挑柴古道試試。入口處很好找,但以為步道起始點在進排樓後若干公尺處,所以沒拍到牌樓照。進了古道,才發現沿途有幾處有叉路,標示不清,走一圈出來人就三義最熱鬧的街道上,也不知道這古道這樣走對否,完整否?天氣好,走古道又順便拍照,也是過了一個很放鬆的午後。
拍照日期:2019.10.27
前些日子報章雜誌報導外埔打卡熱點忘憂谷、龍貓隧道...這個裝載我年少青澀的回憶的忘憂谷,掐指一算幾十年了啊!!成了打卡熱點,趁機來去走走,試試是否能喚起早已模糊的記憶?其實不太奢望能想起什麼(周圍景緻),畢竟那是個偶然發現,臨時起義拐進去走走的田間小道,經過將近三十年的轉變,記憶跟現況應該對照不起來了,只是,初戀的曾經總是無價,況且又是第一個出遊約會景點,儘管已經看過部落客分享忘憂谷的花海,但曾經走過的小徑不親自再踏訪一番,恐對自己的好奇心很難交代。
健走日期:2019.11.10
最近跟國小同學常常約周末爬山,走一些比較平易近人的步道,出發前我總要爬爬文上網看看難度適中的步道,最好自己也走過,這樣帶著同學來走,出差錯的機率比較少,感覺比較OK。這天帶走的苗栗三義三通嶺步道前,2019/10/26已經先來探路,路線、時間能掌握,才帶同學一起來。第一次來探路沒認真拍照,第二次走拍的比較仔細。苗栗三通嶺古道是昔日三義鄉、通霄鎮的重要聯絡道路,靠山靠海的產物不同,木柴、鹽、糖以物易物做交易,因此古道總是有經濟上的重要性。第一次走步道時,下午一點才出發,沿途幾乎沒有人,只有我們三個女生,天氣不錯,走起來舒服,但只到XX折返。這天恰巧遇到苑裡登山隊,打探一下,完成O形走一圈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