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日期:2019.11.14,(韓國慶尚道楓迷之旅第二天)
早上起床從六樓高度往下望,陽光和煦,以為天氣還可以,但走出室外卻覺得格外冷,七度,寒風雖不會刺骨但卻會讓皮膚有丁點的刺痛感,脖子得圍上圍巾才覺得寒風無隙可趁。幸好老天爺給我們一個好天氣,讓我這天不僅對新羅時代佛教世界多了一分具體的了解,也將佛國寺最美麗的楓紅帶回家了。
佛教西元四世紀傳入韓國,當時的韓國正處於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的時代,西元七世紀,新羅聯合唐朝滅了其他兩國,建立王朝,逐漸樹立佛教的精神於文化和生活上。聽說佛國寺是新羅王朝的宰相金大城為紀念父母所建,整個工程在金大城去世後才完工。
↓ 來到佛國寺的正門口,正門外簡樸,走進去後才能感受新羅王朝時的佛教氛圍。
↓寺廟門口外五顏六色的燈籠增添了幾分活潑氛圍
↓停車場外一棵正紅楓樹,告知此處楓葉也正紅^^
↓入寺廟迎面而來的是一棵古老的松樹,根莖分枝得很茂盛,氣宇不凡,可惜被導遊略過,比起周圍正紅的楓葉,這松樹低調,我卻很愛
↓從正門口到天王門之間兩側楓紅非常迷人
↓天王門前一棵楓樹爆紅吸引每一位經過的旅客,我嘗試了,自拍任何角度都有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只好放棄
↓獨自繞至橋下拍下橋下安靜優雅的一隅
↓(天王門) 導遊說:韓國的寺廟一定有天王門,天王有四位,手上各持一件法器把守著寺廟入口
↓從天王門回望剛剛走來的路徑
↓天王門旁最美麗的銀杏樹
↓從天王門回望剛剛走過來的橋
↓有來自台灣的朋友的願望
↓過了橋,眼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松樹後便是紫霞門
↓(紫霞門) 紫霞門有兩段梯,第一段稱為青雲橋,第二段稱為白雲橋,前者17階,後者16階,象徵佛教的33層天
↓從紫霞門前小徑往上才能通往大雄殿
↓(大雄殿)
↓(多寶塔) 位在大雄殿和紫霞門中央,
↓(釋迦塔)
↓另一個角度的多寶塔
↓從紫霞門往下看
↓(大雄殿正門口)
↓大雄殿牌坊後必看
↓這次領隊的當地導遊
↓這裡還有一項工作得作:摸金豬,象徵財源滾滾
↓金豬就躲在極樂殿匾額後面,導遊說這裡得先找得到,然後才能道前面摸金豬
↓身後的外國人跟我有緣,這一趟旅行竟然路上遇三次,這是第一次,幫我拍照的是這位大姐的兒子,得知他們來自巴西
↓觀音殿
↓總是會分心,總是會從廟裡跑出廟外
↓記不得什麼墊了
↓旁邊的楓紅讓眾多鏡頭聚焦
↓疊石頭的人心想事成
↓跟紫霞門同一側的泛影樓
這一站大約逗留兩個多小時,任何一處轉角總有讓人停下腳步的誘因,不管是圍牆外的楓紅或是廟裡的祈福身影,亦或是建築本身。
----------------------------中餐:南瓜飯 分隔線-------------------------------------------------
↓南瓜飯很好吃
------------------------------第一天住宿 分隔線-------------------------------------
補充:慶尚道,高麗時期稱慶尚道;朝鮮王朝才開始分南北,即在朝鮮半島東南半部。慶尚北道是新羅的中心地,慶尚北道是韓國新村運動和自然保護運動的發祥地,廣州市是新羅992年的首都,被稱為"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境內有慶州國立公園、伽椰山國家公園等。伽爺文化是慶尚南道重要的文化,境內有伽椰山國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