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日期:2019.9.3
早上9:40集合完畢,出發前M先生幫我們合照後,旋即開始今天的健走(M先生載我會和,沒有健走)。以前便耳聞大坑1-5號步道是勇咖路線,其中又以四號為最。事實上,在邁開步伐前往登山口以前,沒把這些恐嚇放在心裡,心想走就對了,沒想到這的確是一條艱辛的登山步道,陡度頻頻,雙手得攀拉並用,難走;下山更因為木棧道的木頭形狀不規則,為了避免滑落間隙,得小心腳的重心並輔以雙手需拉繩穩住陣腳,每一步伐小腿特別使力,下到平地才發現雙腳已經軟,走在平地上得用登山杖撐著,才知道小腿的肌力太LOW。
↓研究完地圖,出發。經地圖解釋,才知道大坑步道1-4號彼此平行,5號、5-1號與1-4交叉。
↓其實從中正營區停車場到登山口前的吊橋也有一小段距離,M先生載到這裡讓我們節省了不少體力。
↓這天剛好有活動,由大學生幫我們拍合照
↓走過吊橋,步伐輕盈
↓四號入口處有一座涼亭
↓一開始是階梯步道
↓大坑步道上有很多台灣獼猴,獼猴攻擊人類的事件始終不停,所以真的不要餵食為妙
↓石階梯走完,接下來就開始超陡的爬升考驗
↓爬到稍微平坦處,趁機休息(拍照),大家臉都慘白
↓繼續埋著頭苦幹,腿很酸,也很喘
↓偶而抬頭,這木棧階梯大辣辣的毯開,讓人也生出鬥志
↓拍照就是休息,這一路上,我們不知停了多少次,呵呵
↓聊天、慢走、歇息....
↓一群活力的大姊們,努力走出健康^^
↓路程還爬不到一半,可是已經有感覺累了
↓大坑這樣的景緻實在很迷人,我很喜歡,僅管還沒登頂,還沒完成,已經想下次再來
↓偶爾有遠景可賞
↓沿路有人下山,才十點多,這群人應該都是很早開爬吧
↓很累,才走300K
↓步道一直在林蔭內,微風陣陣算是辛苦過程中的慰勞
↓途中可休息的亭子
↓才走500K
↓再來一段非常陡上
↓幸好有些路段看得到山外美麗的景緻
↓苦中作樂一下,大家都有累到的感覺
↓看到貼在地面的步道,會開心^^,因為腳可以暫時舒服了
↓路程已經完成快一半了
↓已經看已看到山頂了,只是搞不清楚哪一段個尖頂才是頭嵙山?!
↓這一段路沿途都能偶而看到山頂,風景宜人
↓途中經過又大又涼的亭子,這一路上走來沿途的亭子相當多且大,這個亭子目前最大
↓約1K處有洗手間
↓沿途涼亭很多,這是目前走過步道涼亭最多的一條
↓涼亭裡聚滿了人,歡笑聲不斷,愛登山的人總是笑開懷
↓來到頭嵙亭休息,發現這裡人最多,熱鬧的像是菜市場
↓頭嵙亭的景致,可惜品質不佳
↓找了個空未休息吃餅乾
↓我們在頭嵙亭遇見一位登山大哥聊了起來,他說這些水是一位醫生大哥背上山的...對於沒有爬山經驗的年輕人,水帶不夠是常態,像我第一次爬鳶嘴山水就沒帶夠,所幸遇到多帶水的王先生...所以水不夠,又有水喝,真的是很讚,非常感恩
↓在亭子跟兩位登山大哥閒聊,這些大哥每個都是勇腳到處爬山。大哥說,大坑四號步道往頭嵙山,就這一座涼亭景緻最佳,另外一處在黑松亭,趕快筆記下來。
↓聊完天,繼續朝頭嵙山前進,記得最後要攻頂的路段也相當累人,也是有陡度,我們其中一人,在此先下山,怕攻頂後,沒有體力下山。
↓路過未停
↓沿路拍,大坑步道上生態豐富,常常有蝴蝶、蜻蜓、蜥蜴、毛毛蟲
↓有下必有上,快登頂前還來個小下坡
↓ 大坑4號步道比我想像中涼爽,幾乎都是走在林蔭內
↓終於抵達頭嵙山
↓前一陣子大坑五號-1號出現眼鏡蛇新聞,登山者得多一份小心
↓三角點旁的涼亭熱鬧,一群登頂後登山客開始享受喝茶、聊天的愜意,我們四個人什麼都沒有帶,找了個椅子歇息、喝水聊天,40分鐘後下山。沒想到下山比上山難,千真萬確。每一步伐小心翼翼,不然可能會滑落間隙,我就滑了一次,小腿骨頭馬上撞黑青。每一步伐也得踩踏穩了才能繼續前進,這樣一路斟酌下來,腿肌力用盡。
下山後走到平地,有一種雙腳與肉身脫離的感覺,大腦完全無法支配小腿,小腿發軟癱掉,整路上登山杖都收在包包,此刻感緊拿出來。事後想想覺得有趣,登山杖竟然是下山後拿來撐自己無力的雙腿,邊走邊哀嚎邊笑呵呵。
難怪有人說四號最難,難在下山後,還要有腿力走平地回到停車場...我是一下山後,完全洩了氣,滿腦子想搭便車到停車場啊!